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集团新闻

情暖大渡河――黄冈市对口支援汉源灾后重建纪实
发布时间:2009-01-17作者:本站编辑
       “辛苦了,可敬可爱的黄冈亲人!感谢了,可敬可爱的黄冈亲人!汉源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大堰儿女永远铭记你们的恩德!”2009年1月11日上午,黄冈市对口援建四川汉源灾后重建项目大堰乡中心小学交接仪式上,六年级学生马雯佳代表全体师生满含深情地向黄冈援建者表达了心中的谢意。大堰乡中心小学的正式移交,标志着我市2008年援建任务圆满完成。在170多天的时间里,我市援建工作者克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交通不便,施工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发挥老区人民“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援建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各市的前列,把730万黄冈人民的大爱播洒到大渡河畔,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
 
对口援建,义不容辞
 
        汉源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大渡河中游两岸。“5・12”地震中,全县死亡24人,受伤506人,有3.5万户13.7万间房屋倒塌,15.42万间房屋受损,7.1万人需临时安置。全县经济损失高达53.8亿元。我市对口援建的大堰乡、马烈乡均属该县7个重灾乡镇之一。
 
        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对口援建的重大部署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应迅速,措施有力。2008年7月11日,全省对口援建工作会召开的第二天,市委即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对口援建工作。市委书记刘善桥强调:对口援建,是省委、省政府交给黄冈的光荣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他要求援建专班带着深厚的感情开展援建,要不讲困难,不讲价钱,不讲回报,努力创一流水平,为黄冈人民争光。7月31日,市长刘雪荣亲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冒着余震,翻山越岭,来到汉源实地调研,与省援建办、汉源县有关领导和部门座谈,确定了具体援建方案。刘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和黄冈人民郑重表态:大别山与大渡河都是红色的土地,黄冈人民与汉源人民一家人、一条心,有着同一个目标――重建美好家园。黄冈人民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援建工作。
 
        早在7月21日,市政府副秘书长、援建办主任黄焱军即率领援建专班在全省第一个抵达汉源,与省援建办、汉源县政府及大堰乡、马烈乡进行了援建项目接洽,确定了我市对口援建任务:全市对口援建资金总额7219万元,其中直接负责对口援建3个项目:大堰乡中心小学重建工程,投资482.77万元;马烈乡中心小学重建工程,投资330.08万元;跃进堰维修整治工程,投资2600万元。3个项目总投资3412.85万元,全部采取交钥匙的援建方式。其余援建资金由省里集中用于汉源新县城建设。
7219万元的援建资金主要来源于三大块:一是2008-2010年每年从市、县两级财政预算中拿出1%;二是各单位公用经费中节余5%;三是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的捐款。为解决援建资金的保障问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静平主持召开各县(市、区)“一把手”参加的全市援建工作会议,及时分解任务,督办落实。
 
        快速、高效的前期准备,既体现了老区人民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也为援建项目的及早实施奠定了基础。
 
攻坚克难,全力以赴
 
        汉源县乃地震灾区、扶贫区和移民区三区合一。对口援建工作不仅是灾后重建,而是重建、新建加迁建,救灾、移民加扶贫,情况复杂,任务艰巨,援建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我市援建工作者始终坚持“把爱心献给灾区,把困难留给自己”,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保证了援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对口援建要求三分之一以上项目2008年开工建设,2009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其中学校重建项目必须先期开工,保证2009年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时间上非常紧。我市援建的3个项目,都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要做,基本不具备立即开工的条件。但是以黄焱军为首的援建专班却自加压力:拼速度,拼质量,力争在全省第一个开工,第一个竣工,为黄冈人民争取荣誉!为了拼时间,他们在全省第一家进入灾区,第一家入驻乡镇挂牌办公。在深入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他们积极与省援建办、汉源县有关方面衔接沟通,就工程勘测、设计、招投标等问题进行磋商,就“三通一平”问题进行协调,同时,积极争取市建委、规划局、水利局、财政局等部门的支持,做好规划设计、施工队伍选定和施工许可等工作,保证了大堰乡、马烈乡中心小学于9月8日、9日相继开工,成为全省第一家开工的乡镇援建项目。为了拼时间,他们兵分三路,分别入驻两校一堰施工现场,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9月19日,中秋节前夕,为了争取汉源县援建办批复两所学校重建规模、标准调整方案,黄焱军一行凌晨6点即从九襄镇赶赴县城,一直等到下午4时才见到汉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田,并于第二天上午顺利拿到批复。他们的执着精神令汉源县长张桥大为感叹:你们给汉源的干部树立了标杆!为了拼时间,抢在冰冻期前完成跃进堰维修整治工程取水口拦河坝建设,施工队伍倒排进度,实施三班倒,24小时昼夜施工,终于提前3天完成建设任务。为了拼时间,工作专班和施工队伍放弃国庆、中秋休假,吃住在工地,战斗在一线,确保了大堰乡中心小学12月28日在全省第一家竣工,2009年1月6日第一家通过验收,1月8日第一家移交,1月11日第一家“交钥匙”。黄冈援建工程创下的一个个第一,为兄弟市对口援建提供了成功范例,成为对口援建的“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探路”作用。省援建办明确要求,各市援建项目移交工作按黄冈模式进行,并确定2009年援建工作现场会在大堰乡举行。
 
        汉源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山高路陡,乡镇间的公路基本是土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破损严重,特别是跃进堰和马烈乡施工现场根本不具备通行条件,给物资运输带来了一系列麻烦。为了打通施工通道,援建专班先后投入14万元,对富林至马烈的乡村公路进行维修、加固,在海拔1820米高的跃进堰取水口山林间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临时通道。各类物资不得不三次转运:先用大货车从成都、攀枝花等地运至九襄、富林,再以农用车运至山脚下,最后用骡马和人力一点点运至施工现场。在汉源的茶马古道上,黄冈援建者再现了历史经典。
 
        汉源周边无水泥、钢材生产厂家,机械砖年生产能力仅3亿块,灾后重建和县城搬迁工程浩大,建材需求量极大,物资采购极不方便,而价格又上涨厉害,但工程造价却不容变更。援建专班与施工方山河集团紧密配合,周密规划,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材料。特别是山河集团主动承受巨大经济损失,及时组织施工材料,保证了援建工程的顺利实施。
 
        跃进堰地处高山峭壁边缘,岩壁呈90度直立,施工平台不足一米宽,仅容一人通过,稍不留意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者腰缚绳索,一点点向前攀爬,渠道也在他们身后一点点延伸。大堰乡中心小学施工场地狭窄,工程技术人员精心安排,晚上进材料,白天施工,操场硬化中搅拌机先后8次挪动位置,最后以吊车将其吊出。
 
         援建项目全部按抗震8级设计,技术要求高,汉源当地技术工人不够,援建专班积极争取市直部门支持,选派多批次技术骨干赴灾区实地勘测、设计。山河集团选调优秀技术工人,采取“带学徒”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会当地人施工、操作。当地老百姓感叹:黄冈人建成一个工程,带熟了一批技术工人。援建专班严把工程质量关,跃进堰起初使用的是10米模板,在援建专班的要求下改为50米模板并全部重新浇筑。大堰乡、马烈乡中心小学施工中全部使用成熟技术,当地老百姓都说在汉源找不出这么坚固的房子。
 
         生活中也是困难重重:偏远乡镇没有集市、菜场,援建专班3天采购一次蔬菜,用车运送到工地;吃不惯当地饮食,专班人员轮流值班,自己开伙做饭,繁忙时一连7天吃方便面;没有交通工具,他们与当地百姓一样挤公汽,找关系向老乡借车使用;3个工地相距遥远,为便于统一指挥,援建专班在九襄镇租一套民房,三、四个人挤住在一间小屋;在两所学校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赵浚锋、涂中华与项目经理曹山东带头住进帐蓬,白天指挥,晚上研究,而工人们则被安排到附近老百姓家住宿,保证让他们休息好。
 
         艰苦的条件、重重的困难没有吓倒黄冈援建者,他们发挥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情谊,怀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义无返顾地投入到援建工作中去。市建委总工、援建办副主任吴杰负责两所学校建设,协调任务极大,家里爱人要做手术,孩子上学问题没有解决,他都无力顾及,爱人还嘱咐他:“家里事你莫管。你在四川代表黄冈,要为黄冈人争光!”市水利局工会主任、援建办副主任方建华负责渠道工程,坚持与施工队伍吃住在工地,险要地段总是走在前面为大家探路。市房管局书记、学校项目组组长赵浚锋以苦为乐,繁忙之余创作了大量诗篇,人称“苦难诗人”。市发改委科长、综合组组长王智政身兼数职,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5个月时间磨破了两双皮鞋。市财政局科长、后勤保障组组长宛林斌爱人在上海工作,来到汉源后既要负责资金调度和监督,又要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大家戏称他回黄冈是“出差”。学校项目组副组长涂中华是援建专班中唯一的黄州区干部,他以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确保了两所学校的高质量建设。渠道组的陈富良、汪兵两位同志坚持在高山工地宿营,严格巡查,对质量精益求精。吴双成、周曙平两位司机来到汉源后没有回去一次,每天开车都超过10个小时。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市政府副秘书长、援建办主任黄焱军身负重大责任,顶着巨大压力,内外协调,上下沟通,每天休息不足6小时,仍以微笑面对责任,以微笑激励部属。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积极乐观的援建队伍,黄冈援建工作才能在全省“创路领先”。
 
川鄂一家,情动汉源
 
          黄冈援建工程得到了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市财政局及时调度资金,市建委、水利局选派技术骨干现场把关,市规划局积极协助办理各项手续。黄冈唯一的特级施工企业山河集团全力支持援建工程,精心选派项目经理和技术工人,调运最精良的设备,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大堰乡中心小学竣工时,市教育局、建委、体育局和山河集团还积极捐赠课桌课椅、餐桌、校服、书包、体育运动器材等各类教学生活设施,让老师只要夹着教案,学生只要带着书本就可以进入教室上课。
黄冈援建工作也得到了汉源当地党委、政府和老百姓的全力支持。县政府及各部门积极配合市援建办,帮助协调关系,办理手续。大堰乡党委、政府主动让出办公楼,腾出3亩土地,支持中心小学建设,自己租房办公。项目建设过程中,每天都有当地老百姓自发地前往工地,送上水果、蔬菜慰问建设者。马烈乡中心小学退休教师杨国琼每天来到工地,帮助建设者洗衣做饭,表达心中的感激。大堰乡中心小学项目移交会上,汉源县长张桥动情地要求学校以全体师生的名义向黄冈市委、市政府写感谢信,并在学校立碑,让大堰人民永远记住黄冈人民的支持。一场援建工程,把相隔千里的大别山与大渡河紧紧相连,让黄冈与汉源心连心,共同谱写了爱的赞歌。

上一篇:有了一身好本领 农民也能当老师

下一篇:工程管理部开展节前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检查

分享至

扫码关注我们

top